发布时间:2019-09-03 浏览:次
建议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特别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家民营企业,大多数从事制造业,为中国跻身于世界制造业大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不可否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民营企业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没有条件去冲击世界制造业高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现在已有一批民营企业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实力。历经市场经济的风雨洗礼,中国的民营企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斗志。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非常振奋人心,我们坚决响应,决心大干快上,实现再次腾飞。
国家已经出台许多支持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中国的民营制造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不少远离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普遍面临“引才难”、“留才难”等困难,打造先进制造业最需要的基本条件较差,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特别支持。为此建议:
一、为民营企业创造充足的市场机会。尽管国家推出了许多开放措施,但在各个领域,“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民营企业还是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如在国家重点工程和核心领域的电力系统招标中,招标企业往往优先选用跨国公司的产品。他们以保障可靠性为借口,实际上主要是为规避责任,这样就堵住了民营电气企业向产业链高端领域进军的通道。多年来,国际品牌始终占据电气产业链的高端,我国电气行业龙头企业也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徘徊。我认为,有关部门单位,都要从振兴民族工业、捍卫国家安全的角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动性,努力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二、支持民营企业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机构。设立研发机构投入大,见效慢,智力成本高,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这种能力。到中心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借用中心城市的人力资源、学术成果和工业基础开展科研开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我的家乡浙江乐清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现在排名前二十位的企业中就有近60%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建立研发机构。研发成果回归乐清,促进了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但企业单凭自身力量到中心城市搞科研开发,难度很大,需要政府部门扶一把。希望城市政府对有意向到中心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高效的服务,畅通渠道,帮助解决企业招聘科研人员的入户、医疗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地方政府要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给予适当的研发补助,对回归的成果根据贡献给予奖励。
三、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民营企业是极大的机遇,同时是极大的挑战。我们民营企业有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雄心壮志,但缺乏有效渠道和智力支持。建议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高校、骨干企业的专家组成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进行精准服务,引导先进制造重大生产力布局,提供产业发展的规划建议;指导企业对标国际领先技术、关键产品和商业模式解决瓶颈问题;帮助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专利和专家团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上一篇:
胡成中2019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一下一篇:
胡成中2019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