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3-12-18 浏览:次
——肖金灿访谈
一个从大别山区走出来的小伙子,他以老区人特有的勤劳朴实、坚韧不拔,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努力,使自己的事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他曲折的生活经历中,人们看到了革命老区大别山的希望。他就是集团仪表公司副总经理肖金灿。
1989年7月,对肖金灿而言是黑色的。这一年,17岁的他高中毕业便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读书是家庭最沉重的经济负担。我父母是农民,他们能认识读书的重要,但口袋里没钱,他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他的决定,父亲只能默认。
辍学后,肖金灿种过地、打过短工。1993年2月,他的生活有了改变,但这种改变让他刻骨铭心。
这一年,他在武汉找了一份维修通讯线路的工作。“武汉有‘火炉’之称,夏天特别热。架线路最怕夏天。尤其是高空中架线,本身就很辛苦,再加上室外气温高,太阳光强烈。有时候简直就没法工作。”“为了防止晒伤,我们夏天在太阳下工作,一般都是穿着迷彩服,而且一穿就是好几天不洗。汗水流出来,打湿了衣服,在迷彩服上结下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盐霜,盐霜形成硬壳后,就能够防止晒伤皮肤。”肖金灿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
出门在外,苦点累点倒无关紧要,只要能得到认可就行。可肖金灿的工作并不被认可。“有时候,上门维修,穿得脏兮兮的,总是让人瞧不起。条件好的用户家里装修考究。我工作时,他们会说,这里的东西不能碰,那里的东西不能搬。我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
尽管每月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但与武汉的格格不入,还是让肖金灿萌生了去意。
1995年春节后,肖金灿到了柳市。在德力西应聘时,时任德力西二厂厂长的陈斌的几句话让肖金灿终身难忘。“他当时告诉我,只要你有能力,能抓住机遇,你就会有发展的机会。是玫瑰总会开花!”
1998年7月,公司进行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调整。原来一厂、三厂等五个厂全部并入二厂。在二厂从事过装配、检验、新品开发、车间主任等工作的肖金灿报名参加了当时的竞选。在笔试、面试、员工民主投票等过程中,肖金灿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当时二厂厂长候选人中的热门人物。
“公司领导任命我当厂长,在最初的两个月里,工作是比较吃力的。”要把六个厂的员工思想统一到一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打铁还须自身硬”,在指挥协调、合理调度人力物力的同时,肖金灿夜以继日地学习。“两个月下来,我对产品的规格型号都了然于心。甚至每台产品要用几个镙钉,是什么型号的镙钉,我都知道。连所有外协单位的电话号码,我都可以随口说出来。”在工作走上正轨后,肖金灿又把重点转向零部件的源头质量控制。他组织建立了完整的外协档案,定期安排质检、技术小组,到外协单位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在迎接挑战中,肖金灿不断充实自己,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为他后来到其他岗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事业初成的时候,肖金灿做了一件让自己自豪的事情。
2001年5月,肖金灿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拆掉祖居的三间大瓦房,盖了三间三层的楼房。 “我是出于一种报恩的心态来做这件事的。我爸妈为子女付出得太多了。在他们晚年的时候,我要力所能及地让他们享受享受。”“当地的电视信号不好,我装了一个卫星接收仪。劳作了一天,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无疑是一种享受。于是,我在家里装了个太阳能热水器。”肖金灿让老人享受到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
不久前,肖金灿把妈妈请到柳市来小住。老人住了几天就呆不住了。“她说,住在这里还不如家里舒服。”实在没办法,肖金灿把老人送回了湖北老家。
有梦想就有希望。肖金灿有好多梦想:工程梦、事业梦……
祝愿他好梦成真!
上一篇:
把今天的事做好下一篇:
包金晓:在培训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