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4-04-16 浏览:次
——杨纪洪访谈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转眼即逝,但对年仅31岁,从当初的打工仔成为有限公司一名中层管理者的杨纪洪来说是不平凡的。10年间,他先后8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十大厂长经理”、“金牌员工”等称号。对取得的这些成绩,杨纪洪显得很平静:
“没有德力西给我发展的舞台,这些我想都不敢想。”
1990年的那年高考,激烈的竞争把成绩严重偏科的杨纪洪挤下了“独木桥”。高中毕业以后,杨纪洪到金华学习了一年无线电专业知识。“原本是想掌握了技术之后开一家家电维修店,但只有理论知识是没用的,不敢贸然行事,于是我又开始在乐清两家维修店里做学徒。白天在一家店学冰箱维修,晚上又到另一家店学录像机、电视机的维修。”当学成归来,准备开维修店的杨纪洪又面临着新的难题——缺乏资金。于是,1993年正月,杨纪洪成了德力西的一名电工。
“原以为自己学的东西比较全面,谁知进了德力西之后我一个产品都不认识,连最基本的交流接触器也没见过,更别说懂原理和维修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所学的只是皮毛,因此我很希望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
1996年,公司从北京购进了6台自动排线机。为了维护这些机器,公司派了杨纪洪与另一名绕线工去北京学习维修技术。“我当时高兴极了,因为我是第一次去北京,但高兴归高兴,我还带着任务去,所以压力很大。出差十天就有四天在火车上度过,又碰上一个双休日,而真正听老师讲解的时间只有一天,其余三天也只是在工厂看别人做。但我学得很认真,因为我不想浪费任何学习机会。”“从北京培训回来一直到现在,这6台机器从来没有叫厂家来修过,都是我自己在维护。应该说这次学习我是圆满完成了任务。”说到这里,杨纪洪一脸的自豪。
德力西人性化的管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杨纪洪自己开维修店的想法慢慢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扎根德力西的决心。但真正让杨纪洪下定决心留在德力西的还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也还是那次在北京学习,刚好那几天胡董也在北京出差。当听说我们在北京学习时,就专门抽空陪我们吃了一顿饭,并说了很多鼓励的话。那是我第一次与胡董近距离接触,至今还记忆犹新。胡董的和蔼可亲、体贴下属是我没想到的,所以那次经历对我影响非常大。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做出成绩……”
有了起点,有了梦想,杨纪洪开始起跑了。公司诸多的学习培训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年底,公司任命杨纪洪为动力设备部经理。“很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但我还是觉得力不从心。管理要创新,技术还不能落后。工作上的事情也很忙,上个星期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准备回家看一下父母,可刚好又赶上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研修班上课,只好等下次有时间再回去了,相信父母也会理解我的。”
如今,杨纪洪9岁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妻子也在德力西工作,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以后的目标嘛,就是再提高自己,因为现在素质全面的人才还不多,技术要与管理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杨纪洪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