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7-25 浏览:次
“做知识型员工,创学习型企业”是集团对全体员工的要求。近年来,集团上下已经形成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在员工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自学成才、不断进步的典型。记者近日从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公司有500多名员工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苦与乐!
努力就有可能
马功礼是一公司的车间主任。1995年,他进入德力西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门外汉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他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荣获技能竞赛冠军、温州市“百名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他平时刻苦与好学。
按他的话说,“是逆境激发了我的斗志,使我奋起直追,取得了进步。成绩只属于过去,努力要在今天。”
马功礼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年事已高,家中还有一个小孩,但对学习的投入上他从来没有含糊过。2003年,马功礼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自学考试。每次去报考都要花去好几百元,可他宁愿自己的生活苦一些,平时开销紧一些,也要把学习的钱留下来。当时作为一名计件工人,上班时间紧,看书时间不多,相对自考又比较难,那年有四门课考得不太理想,当时他有些气馁,有了放弃的念头。
2004年初,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之后的马功礼更深切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的欠缺也让马功礼吃了不少亏。记得第一次在写年度工作总结时,别人只用一两天的时间就写好了,而马功礼却费尽了周折,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才勉强写了出来,这一次写总结让马功礼一直耿耿于怀。这个教训,使他彻底地打消了放弃自考的念头。
当他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时,马功礼感慨地说,“如果以前多读点书,我想我会发展得更好。”
如今,作为车间主任的他白天生产太忙,所以就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看书。常常天还没亮他就起床看书,在节假日别人出去游玩的时间,他却用来学习,虽然很苦,但心情却是好的,因为学习让他快乐和进步。今年他想再把行政管理专业剩下的几门课程给攻克了。
勇敢迎接挑战
林海燕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她是股份公司财务部的一名核价员。2000年6月份进厂时她还是个中专生,走上财会这个工作岗位上后,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适者生存,劣者淘汰,挑战无处不在。严酷的现实促使她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我。从开始对本职工作的无所适从,到熟练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她正一步一步向成功靠近。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个同学问,“海燕,几年没见,你现在应该和我们一样也是本科了吧?”没想这一句随意的问话却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这也促使了她今后坚持自学成才。也就在那一年,她报考了温州师范学院财会函授大专班。
不安份的她在大专毕业后,报考了浙江财经学院(自考),有望明年拿到本科毕业证。她说:“德力西作为一个知识型企业,为我创造了一个个学习机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经验,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学习让我开拓了视野,增加了沟通与交流能力,也培养了我的韧性,更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信念。
“底子薄”不是“绊脚石”
陈红梅是二公司的档案管理员,一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子。2001年她选择了德力西,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字员。刚进公司时她很高兴,因为到德力西上班是她在校时的梦想。可是没多久,她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她的大部分同事都比她学历高、知识面比她广。虽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他们请教,但是,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连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不行,我不能比别人差,我要赶上他们”。当时,有很多人怀疑地说“你一个中专生还想考什么本科?真的不知天高地厚。” 她却自信地回答说:“起点低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学”。他们的话没有对她造成打击,反而给了她许多动力。
2002年9月,她没有向家人要一分钱,狠下心掏空了自己几年才积攒起来的“小瓷猪”,偷偷地报考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报名是容易的,可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平日里,她想尽千方百计地挤时间,除了上班她就躲进自己的小天地里,逛街买衣裳的人群里再也找不到她的身影了。
记得有一次,一个外国人用英语向她问路。在一阵英语“狂轰乱炸”之后,她顿时“晕”了,因为她更本没听懂。在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那么地渺小,知识是那么地贫乏。她想了许多个夜晚,“在这个社会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否则只能是被社会淘汰掉。”这让她本来就不服输的心再一次沸腾。
2005年6月10日,是她大专毕业的日子,也是她报考本科(函授连读)的日子。当她拿到红彤彤的大专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她却没有象别人成功时的那样微笑和骄傲,她说:“我已经慢了别人一步。”记者问她这几年自学大概花费多少钱时,她腼腆一笑“一万多块吧!但我觉得值得,我想在两年内拿到本科毕业证,赶上他们。”
为了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这些坚持自学的德力西员工们放弃了许多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时间在他们眼里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他们每天以书为伴,孜孜不倦。他们抓住了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希望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为德力西的发展尽一分微薄之力,做一个优秀的德力西人。
上一篇:
记市企业电工技术竞赛个人一等奖得主高卫中下一篇:
几名售后服务员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