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7-25 浏览:次
几年前,公司从基层抽调了一批基础扎实、业务过硬的员工,经系统培训后,派往全国各物流中心从事售后服务。他们常年驻全国的各物流中心办事处,随时待命为客户服务。
他们总是在四处奔波、星夜兼程,他们也时常遭遇曲解,饥饿和疲劳时常包围着他们,但在城市的霓红灯重新点亮、工厂的机器再次轰鸣的一刹那,所有的疲惫与不快都烟消云散,他们的内心充满喜悦!走近这群身处市场一线、常年在外奔波的德力西售后服务人员,我们就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可敬与可爱。
刘小立:开动脑筋解疑难
2004年11月5日,对于售后服务员刘小立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他从生产线调到售后服务岗位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意料之外的是刚一上班,顾客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佛山一顾客反映:使用公司一台DW17产品时出现电动不合闸现象。初来乍到的刘小立立即从广州赶到了现场。经过仔细检查,刘小立发现该公司配电室内的温度远远超出电气的正常工作条件,导致断路器一通电就自动合闸,从而最终形成连锁反应: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散热不够,部分电气因高热烧坏,系统出现故障。
刘小立向在场的顾客说明了故障原因。“这是不可能的。”客户单位负责人根本不接受刘小立得出的结论。
“这是我第一次处理客户投诉!我当时一听,头都懵了!心里很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处置不当影响德力西的声誉。”回忆当时的感受,刘小立说。静下心来后,刘小立再次仔细检查了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方法终于找到了。刘小立将电机的电源线串入辅助开关的常闭点。断路器一合闸,利用辅助开关的转换来切断中间继电器的电源,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特殊使用场合。经过验证后一切正常,用户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微笑。事情处理完毕,顾客在填写现场服务单时,对刘小立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初出茅庐的刘小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甜蜜。
蔡小铁:全天候的等待半小时的工作
2004年8月的一天中午,驻甘肃兰州的售后服务员蔡小铁接到电话,说四川绵阳有一台CDW1产品在运行中跳闸后合不上闸,用户比较急,要求尽快赶到现场帮助解决问题。放下电话,拎起工具箱,他就赶往火车站,在售票窗口一问才得知,当天下午4点兰州至绵阳的硬坐、硬卧票已售完。为了不耽误客户的时间、尽可能快地赶到现场,蔡小铁买了一张站票。
第二天早晨10点多钟,列车到达绵阳站。整晚未休息的蔡小铁下火车后立即赶往20多公里外的现场。客户方所在公司的设备管理员接待了蔡小铁。管理员告诉蔡小铁,他们用导线将产品进出线相接采取临时供电,停电检修需要等到下午1点多钟。看看手表,已经是11点多钟,与客户约好检修时间后,蔡小铁打算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充饥。可是四下里转一圈,才发现当地竟是如此荒凉,没有一家小吃店,甚至连小卖部都没有!无可奈何的蔡小铁只好回到产品使用现场,耐心地等待着。到下午2:30,客户通知可以停电检修了。蔡小铁打起精神对产品进行诊断。原来是失压线圈烧坏导致产品不能正常运行,经过简单处理,工厂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
收拾好工具,时钟已经指向下午3点多钟,饥肠辘辘的蔡小铁结束了这次难忘的绵阳之行。
张立达:建议用户防患于未然
今年4月,售后服务部突然接到银川市一成套厂投诉,反映一台德力西牌万能式断路器在内蒙古凉城县一在建电厂烧毁。现成套厂已将该柜子从内蒙古运到银川市,要求德力西派员前往处理。正在北京的售后服务员张立达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到了银川现场。
在该成套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张立达对保存在库房的开关进行认真检查。检查中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细心的张立达于是要求查看成套设备柜体。成套设备柜体上一层厚厚的细沙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对事故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张立达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周诞康、蔡宏等通报了事故的检查情况。公司几位高级工程师深入分析了事故的原因。
事故分析会随后召开。出于对事故的高度重视,该成套厂派出了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会议。除了一名身兼银川市电工协会副会长的高级工程师到场外,该厂的技术副总和3名工程师都参加了会议。而作为德力西的代表,张立达孤伶伶地坐在了客户的面前。“可以说这是一场极不协调的会议,但我并不害怕,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会议开始,张立达宣布了自己对事故的分析结论:由于恶劣的环境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看看双方各持已见,张立达提出,双方同时派人赴内蒙古事发地点查找事故原因。这一建议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早春的西北,正是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冒着漫天的沙尘,张立达和成套厂的技术人员抵达了呼和浩特的事故现场。现场一台台箱式变压器被打开时,沙子不断从箱变上端散热孔里涌入。看到这一切,再多的语言都成了废话。
恰好此时成套厂方面技术副总来电话了,该厂工程师向他反映了现场的情况。挂断电话,成套厂工程师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同意德力西人得出的事故结论,并对德力西人提出的预防性建议予以采纳。
事实胜于雄辩。德力西人用实力和智慧赢得了客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