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1-07 浏览:次
9月30日,仪器仪表公司聘任倪绍勇为二公司一分厂校验车间主任。从一个普通的初校员成为一个车间的管理者,这其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内幕”?
来自美丽、富饶的千年古镇湖北谋道镇的他,皮肤黝黑,身材魁梧。起初给我的印象不太像个管理者,倒像个庄稼汉。他却笑着说:“我本来就是个庄稼汉嘛!只是以前种庄稼,现在‘种’电器了。”他的开朗和幽默很快把我带进他的故事里了。
他形容儿时的家就一个字——“穷”。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着哥哥抱着他艰难地维持着整个家。母亲在街边摆了个水果摊,哥哥借钱租了一辆三轮车蹬了起来,一家人的开销就靠这一点经济来源。过端午节的时候,一家人已吃了两天土豆了。母亲害怕被人知道,就把门关了起来。还不懂事的他向邻居大声叫嚷着:“快来看,我们家又吃土豆了!”后来母亲因为此事哭了一场。现在想起,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时的笑话,可对于自己却是一生难以忘却的酸楚。
1999年7月,高考失利的他,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来到陌生的柳市。一连奔波了20多天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从家里带的200块钱此时只剩下18块9毛了。第二天,他准备打电话向家里求助,当他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他开始犹豫起来,“我怎么可以这样没有出息哪?为什么不靠我自己?”
一无技术,二无高学历,他只好找了一个小厂。早上五点就要起床,一直要工作到夜里十点多。可想而知,那是怎么样的环境和工作。
聪明勤快的他很快就学会了电度表的初、复校和返修技能。2001年9月,他自信地走进了德力西的大门。
由于公司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刚开始,在初校合格率的名单上他排到了最后一名,车间主任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再有一个月不改变的话,你就要被淘汰掉。”同事们早早就下班了,只剩下他还在“加班加点”。由于刚接触长寿命电度表,对其性能不了解,对他是一大挑战。一有空他就向老员工虚心请教;调校的速度跟不上,别人工作半个通宵,他常常忙到天亮。有时等到同台的人来接班了他还舍不得走。轮到休息日,他就找老乡“解惑”。下班后,他不是忙着休息,而是一个人躲在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翻起了堆满于桌的电器书籍来。《电工仪表》、《低压电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教程》等,按他的话说“这些书可都是我的命啊!”
量的不断积累,必将促成质的飞跃。他的校验技术很快在车间里出了名。2002年7月他以绝对的优势成为初校组长。他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车间管理的工作中。
有一次,一位顾客到公司参观,细心的他发现顾客穿的鞋套破了。“对不起,请您换一双鞋套好吗?”“这没什么关系吧?”顾客不理解地反问他。他耐心地解释说:“这里是无尘车间,灰尘对我们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客人不禁赞叹:“德力西就是德力西!”
2004年4月,由于他表现突出,被公司提拔为夜班车间主任(试用)。当时有人说:“你图什么啊?几十块钱还不如普通员工的工资高哪?天天看不见太阳,简直就像个夜猫子。”是啊!作为夜班车间主任的他,工作特别辛苦,他说“我在乎的是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为了使自己多充电,他想尽千方百计地挤时间学电脑,学管理。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从不放过。现在整齐、清洁的包装车间,就是他运用5S管理出来的很好例子。他的成绩被公司的领导看在眼里,2004年,他荣获集团“先进生产者”称号。
他的平易近人为他和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次,一名员工因迷恋麻将,旷工半天。按理说是他的老乡,处罚会轻点,可他却给了他最严厉的警告,并罚款50元。下班后,倪绍勇来到了这位员工的家里,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后来那位员工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毛病。
当他得知自己被公司聘为正式的车间主任时,他特别高兴。他说:“在德力西几年里,老家的楼房也盖起来了,我真的要感谢德力西,是她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使我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成功!”
上一篇:
李雅娟九次应聘德力西的故事下一篇:
无悔的选择——记一公司检验员俞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