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2-13 浏览:次
在高工资与低工资之间,他选择了工资较低、劳动时间却更长的工作。这就是一个普通检验员的无悔选择,他就是俞立祥。
30岁的俞立祥是江西弋阳县人。2004年他成为德力西一公司三分厂一名CJ20大交流校验员。为了提高校验技能,他认真学习相关产品的工作、设计原理、质量标准,积极熟悉产品上的每一个零部件,反反复复地拆装,来剖析每一只产品的性能和特性。在勤学中,他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在校验时从产品发出声音上就可以判断产品合格与否,并能很快找到“病因”。当时,俞立祥的月平均工资是1800元。
2005年,公司领导发现俞立祥在工作上不平常的表现后,决定提拔他为CDC10系列产品的过程检验员。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不同意,“做校验一个月1800元,做检验工资较低,你还是实在一点吧!”朋友和同事也这样规劝他。那晚,他思来想去,辗转反侧了一宿。第二天,他向领导报到了。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时候,他很难为情地笑了笑说,没什么好说的,在我再三的追问下他才说出了实话,“作为检验员是对一个人能力和思想上的锻炼,相信我会比别人强的。”
今年6月,公司为了降本节支对各系列产品进行二次开发,这给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一只产品装两次就可能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为了保证二次开发后产品质量的稳定,俞立祥挤出午休时间对样品进行试装、试校,一次达不到要求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样品达到要求为止。每一次试装、试校后把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分析探讨,制定更改方案。就这样,别人工作8小时,他却在别人走后继续埋头苦干,自愿加班达10多个小时。他说:“为了干好这份工作,损失这点时间又算得了什么?”有领导这样评价他:俞立祥在公司产品的二次开发上起了不小的推进作用。
谈到进德力西后最让他感到骄傲的事是什么时,他说,就是参与改编CEC10-60A/150A流水线的流程。说到这个还要说说他的一个好习惯,因为他遇事总是处处细心、喜观察、爱琢磨,所以才萌发出他对流水线工作流程改编的想法,当这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经过数月的试运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没有改编流水线工作流程前,当时,每条流水线8个小时最多可以生产640只产品。而今,一切都改变了,生产现场整齐而美观,流水线上再也看不到堆积的产品配件了,更激起了员工们你追我赶的干劲,现在8个小时就可以生产800只产品,比以前的日产量提高了160只。
当我问他,你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到的却比别人少,你是怎么想的?他认真地说:“我既然选择了检验员这个岗位就没有后悔过,现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想尽千方百计把这份工作给干出个样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德力西干它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