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对话蔡鸿:售后服务“三把火”

发布时间:2005-04-23 浏览:


    蔡鸿,股份公司售后服务部经理。1992年底进入集团申瓯开关厂从事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多次荣获集团优秀员工奖,2003年获“助神五飞天”先进个人二等奖,2004年走上金牌员工领奖台……
 
    记者:一路走来,你在德力西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蔡鸿:在集团的十几年里,作为一名从基层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工作者,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是,每每想到德力西的一次次跨越,一项项荣誉,作为一名德力西人,我的心情就会无比自豪与激动。
 
    记者:你是如何从基层质量管理向售后服务转型的?
 
    蔡鸿:其实谈不上转型,售后服务仍然是质量工作的一个环节。1998年在股份公司框架厂配合公司技术部开发试制了DW16、CDW1新产品,并在上海低压电器科研所通过了测试,之后我被调入售后服务部。在这个岗位上,3年里走访了200多家分公司,掌握了第一手资料。2001年再次调回框架厂,任副厂长。通过不断的换位锻炼和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与培训,我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记者: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你有哪些做法?
 
    蔡鸿:我始终认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处事风格很重要。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在《给集团高层领导的一封信》中强调,凡是要求员工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正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追求的。除此之外,鼓励员工多提意见,促进质量改进工作,建议被采纳的,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调动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

    记者: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三把火”是怎样的?
 
    蔡鸿:自去年初担任股份公司售后服务部经理后,的确有些动作。把它形象地说成“三把火”,那第一把火首先是烧我自己,即认清形势。在集团“跨越式大发展”的号召下,股份公司一开年就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而此时国内原材料上涨、电力紧缺日益严重,这些肯定对产品生产造成冲击,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第二把火是合理应对。为协调好产品外部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要求,我们培训了7名驻外技术服务人员,分配到几个主要营销网点;安排专人负责用户投诉电话,及时做好投诉记录、分析原因、反馈给生产厂车间,妥善处理好用户投诉的问题;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质量万里行回访小组,回访重点用户与成套生产厂家,及时收集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第三把火是及时总结。对于我们从用户手中获得的信息,以及各厂的处理意见记录,我们每月进行汇总,同时编制《股份公司质量应急处理程序》,对重大事件快速反应,避免事态的扩散。
 
    记者:站在金牌员工领奖台上,心情怎样?
 
    蔡鸿:非常地兴奋,公司领导对我的肯定让我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更加充满了自信。

集团网站群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局主席寄语
企业文化
美誉荣耀
领导关怀
业务布局
电气产业
军工产业
新能源产业
环保产业
科技创新
创新体系
科研成果
社会责任
党群建设
可持续发展
资讯中心
新闻资讯
视频中心
电子刊物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人才发展
多彩活动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官方网店
打假举报
Copyright©2014 德力西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2044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4030号
更改您的cookies设置 关于我们:
X 关闭